首页 / 师资队伍

治学严谨,诚信育人——王珏老师

 

                                     

时光荏苒,出生于1963年的王珏老师,站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尺讲台上,已经有23个年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是她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爱生如子”真诚育人

她和她的学生有三种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老师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次是朋友关系,真诚的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发挥思政老师应有的作用;还有就是母子关系。“爱生如子”是她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

教师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思政课的特点决定了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将教学延伸到课下,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学生才乐于向教师谈及自己的问题,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要承担帮助大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思政老师一定要做到教书与育人双向结合、共同提高。

二、治学严谨,让课堂生动活泼

她每天都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不断把一些新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她始终坚持对所带的班级进行“课堂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求”,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系统,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表达与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切实在的情境中理解、接受、践行马克思主义。

她在课上最讲究的是与学生的互动。她从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思索、敢于表达。这种探讨和辩论成为学生在课上最期待的形式,因为它允许每一个同学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阐述自己的观点。

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上组织“论坛”等。现在,思政部很多教师都在使用这些方法。

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为了更好的教学,她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主编教材《哲学与职业生活》,主持了《高职学生德育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职业基本素养》的建设工作,发表了《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篇论文。除此,还利用业余时间为社科系、建工系等系部的业余党校学生讲党课,传播党的基本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