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基本素养
一、课程性质
《职业基本素养》是一门适合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素养养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我院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课程;是 “神华集团”、“北京旅游”、“中铁建”、“北京京煤集团”等著名企业员工培训的指定课程;是我院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安身立命之本。该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具有个体的普适性、专业的普适性、岗位的普适性、时间的普适性,对学生职业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通过《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学习,使学生完成“十个学会”的任务,内化“职业基本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打开职场通道。具体说来,本门课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使学生掌握和提高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以“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主线,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途径,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标准,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突出素养养成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职业发展的安身立命本领。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本的“四个结合”为宗旨,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和“理实一体化”的课堂学习,掌握课程要义,完成基础训练;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开放性评价指导,延伸课堂效果,体现课程特点;通过校企“双导师”的职业性岗位锻炼,内化素养养成,提升课程价值。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基本规律,以行动导向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内容都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都注重素养养成的过程。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知、体验和感悟职业基本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课程调研过程中,我们先后走访了相关企业以及毕业生,累计发放问卷5000余份。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最重视的是员工的敬业精神,占被调查者的98%;其次是协作、主动精神占被调查者的95%。通过深入分析,针对企业对高职人才职业基本素养的要求,从日常职业活动中,最终确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发展三大模块,十个核心要素。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基本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将课堂的基础学习、专门课程实习与学生职业性岗位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专题中研学,情境中省思,实践中行动的“学—思—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组织要求,创设问题情境、竞赛情境及真实情境等,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并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增强敬业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及心理素质等。
职业素养的教学要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从校园中延伸到校外、到企业去。通过开展专业实习实训、现场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人社会去亲历体验,在开放动态中掌握专业规范,提高认识、内化情感,指导行动,把实践经历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领悟企业文化,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并增强工作责任、团队协作等职业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