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春勇为马院直属党支部党员上党课
发布日期:2021-06-22
编辑:
2021年6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春勇在马院会议室为马院直属支部党员作专题党课,党课主题为“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张春勇院长指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体经历了六个时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初步探索时期(50年代初期—60年代初期)。这个阶段,基本上建立起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体系,深入全面的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也为后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曲折发展时期(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期;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稳定发展时期(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发展时期(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日益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整合时期(21世纪初—2019)。这一时期“05方案”的提出以及实施,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六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时代(2019—至今)。
张春勇院长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回顾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从中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