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教师为我校第四期青年教师暑期培训作报告
为贯彻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精神,落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工作若干意见》相关工作部署,我校开展了以“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学校建设”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暑期学校(第四期)教育实践活动。思政部孙丽萍、张金磊两位老师在7月9日的专题教学环节作报告。
张金磊老师做了题为“大国崛起需要文化引领与支撑”的专题报告。他从“三君子之问”谈起:第一个是梁启超之问:郑和下西洋乃“有史来最光焰之时代”,为什么“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第二个是李约瑟之问:如果中国的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第三个是黄炎培之问: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中共诸君如何找出一条新路?他并指出:三君子所问,根本答案就在二字,文化!从而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先后从“文化是大国崛起之魂”、“大国崛起以文化振兴为先导”和“大国崛起的文化支撑”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大国崛起需要文化引领与支撑”,强调:大国崛起应当是全面的崛起,是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和文化复兴的复合现象;大国崛起不仅需要物资,更需要精神食粮!没有文化就没有真正的大国崛起!
孙丽萍老师做了题为“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专题报告。她从“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内外承压,困难不可低估”、“稳中求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三个方面讲述了2016年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并表达了对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她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老龄化提前到来、资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等挑战。她并强调:中国具有结构生产力、制度变革的生产力、要素升级的生产力等发展潜力,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上下贯通高效决策机制、高效发展中积累的财富和技术基础、教育普及所带来的劳动力和人才素养快速提高等优势,中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保持它的中高速增长。
思政课教师为我校青年教师培训作报告,这是思政课教师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也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在我校教师培训中可以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