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思政部直属党支部组织党员到门头沟炭厂村参观学习

10月26日,思政部直属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门头沟炭厂村参观学习。思政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吕耀林、思政部主任王芳和思政部12位党员参加活动。

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向大家介绍了炭厂村的历史文化、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他说炭厂村主要有三大文化传承:一是黑色文化。明清时期为皇宫御用木炭基地,新中国成立后停止烧炭;二是红色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是永定河北中共领导政权昌宛县佐公署所在地,曾13次被日本人烧毁,10人壮烈牺牲成为烈士,但今天村庄依然生机勃勃,被称为“烧不掉的炭厂”;三是绿色文化。新世纪以来,村庄守护青山绿水,维护生态平衡,利用绿色资源促进绿色发展。炭厂村经历了三次产业转型:第一次由烧炭业转型到种植业;第二次由种植业转型到林果业;第三次由林果业转型到生态旅游业,实现了产业兴村。

在听完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的介绍后,大家参观了炭厂村村史馆和包含抗战雕像、红色文化纪念馆、“昌宛县佐公署”、抗日时期的弹药库和防空洞等红色文化体验区。看着这些雕塑、历史文物和老照片,仿佛抗日战争时期的场景又重现在大家眼前,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受到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革命传统教育。回去后,要将在炭厂村的所听、所看、所思、所学及时总结整理,带到课堂,传导给学生,打造学生喜爱、记忆深刻、受益匪浅的思政课

炭厂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西北部,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约210户、400人。古来村民以烧木炭为生,所以得名“炭厂”。党的十八大以来,炭厂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功打造神泉峡景区,走上了生态旅游绿色发展道路,发展了一批民俗旅游项目,实现了村民脱贫致富,壮大了集体经济。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五个好”基层党支部、“市级民俗旅游村”、“首都文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图/文:王俊峰